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入侵 > 正文内容

基督教灵歌集十大先知(基督教圣经灵歌)

hacker3年前 (2022-05-31)网站入侵92
本文导读目录:

关于爱的外貌描写200字

"耶和华却对撒母耳说,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象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16:7)

这话是上帝在伯利恒拣选大卫作以色列的王时,对撒母耳说的。因为上帝拣选以色列第一个王扫罗时,扫罗身材高大,"比众民高过一头"(参撒上10:20-24)。在伯利恒,撒母耳见到耶西的长子以利押身材高大,就认为以利押就是上帝所拣选的王,但上帝却不拣选他,并说耶和华不象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

今日世上多少人都看人的外貌。扫罗在外貌上身材高人一头,英俊潇洒,哪知内心却是充满骄傲、嫉妒、忌恨……等等撒但的精神。所以上帝不看人的外貌,是看人的内心,也叫我们不要看人的外貌。

一、为什么要看人的内心

1、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箴4:23)

所罗门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主耶稣说:"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生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太12:35)

今日不少人在各种事上都是看外貌而被引诱上当受骗的。特别是青年人找对象时,往往把外貌作为第一标准。

2、有外貌而无内心(实质)的危害性

一个只有外貌(表面)而无内心(实质)的基督徒,是一个假冒为善的人。主耶稣所指摘的法利赛人就是那等人。主耶稣教导我们说?quot;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象那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太6:5)"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象那假冒为善的人,脸上带着愁容,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故意叫人看出他们是禁食。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太6:16)主又指摘那些只重外貌的法利赛人说:"他们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所以将佩戴的经文做宽了,衣裳的繸子做长了。"(太23:5)而他们的内心却如主耶稣所说的:"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象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太23:27,28)

一个内心不好的人,胸前挂满十字架,也不能使人得救。今日也有一些人赶时髦,胸前挂着金十字架而在干着罪恶的勾当,不但显出他内心污秽不洁,并羞辱了主的圣名。使徒保罗告诫我们说:"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这等人你要躲开。"(提后3:5)因为"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quot;(太7:15)

二、属灵事不在外表而在内心实质

1、抬着约柜,仍打败仗(撒上4:1-11)

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打仗,以色列人败在非利士人面前。"于是百姓打发人到示罗,从那里将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的约柜抬来。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与上帝的约柜同来。……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打仗,以色列人败了,各向各家奔逃,杀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仆倒了三万。上帝的约柜被掳去,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杀了。"(撒上4:4,10,11)

为什么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打仗,抬着象征上帝同在的约柜去打仗,仍旧打败仗呢?因为从祭司到百姓内心都不圣洁,尽管抬着神圣的约柜,也无济于事。

2、圣城耶路撒冷为什么被毁(太23:37-39,路19:41-44)

耶路撒冷是上帝的选民以色列的圣城,为什么会毁呢?在先知但以理为圣城荒凉七十年的认罪祈祷中可以看到其原因。他说:"我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上帝祈祷恳求,我向耶和华我的上帝祈祷认罪说:'主啊,大而可畏的上帝,向爱主守主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我们犯罪作孽,行恶叛逆,偏离你的诫命典章,没有听你仆人众先知奉你名向我们君王、首领、列祖和国中一切百姓所说的话。……以色列众人都犯了你的律法,偏行,不听从你的话,因此在你仆人摩西律法上所写的咒祖和誓言都倾在我们身上,因我们得罪了上帝。'"(但9:3-11)所以说,虽然耶路撒冷是圣城,但实质上被称为上帝选民的以色列人都犯罪背逆,外表荣耀的圣城也不能避免毁灭。

主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见路19:41-44)的原因,就是以色列人徒有上帝选民的外表,而没有上帝选民的实质,耶路撒冷遭劫是肯定的了。

3、口中尊敬主,心却远离主,拜主也枉然。

主耶稣对那些心口不一的人说:"假冒为善的人哪,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的,他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太15:7-9)

今日教会中经常听到某某人看见光,看见十字架、耶稣、天堂、地狱……等等,又说某某人会说方言,唱灵歌,跳灵舞,圣灵充满,行神迹奇事等等。但这都不能说明某某人属灵或得救,因为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是外貌。否则没有这些现象的人,难道就不属灵,不得救了吗?我们当知道"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上帝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参约4:21-24)

三、信仰的依据

今日多少人对信仰的真伪,看表面现象,如教堂建筑,聚会人数等来评定,其实这就是外貌。

1、真信仰的标准(赛8:20)

"人当以训诲和法度为标准,他们所说的若不与此相符,必不得见晨光。(赛8:20)

这是圣经说的有关信仰的唯一标准。每一个人的信仰必须建立在上帝的话语上,也就是建立在圣经的真理上,一个不听从圣经真理的人就是给他一个死而复活的神迹也无济于事。主耶稣说的"财主与拉撒路"的寓言中曾提到:"亚伯拉罕说,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指圣经),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路16:31)的确如此,主耶稣行了多少神迹奇事,人仍然不悔改,甚至要将死了四天复活的拉撒路与主一起杀害呢?quot;有许多犹太人知道耶稣在那里就来了,不但是为耶稣的缘故,也是要看他从死里所复活的拉撒路。但祭司长商议,连拉撒路也要杀了。"(约12:9,10)"他虽然在他们面前行了许多神迹,他们还是不信他。"(约12:37)

2、真理使人成圣

主耶稣祷告时求上帝说:"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约17:17)

有人来到教会,是因赞美诗好听,但不牢靠,如有更好听的音乐,他会去别处。有人信主,因教堂建筑雄伟庄重,那圣母院庙宇更庄严、雄伟,有真神码?叫人得救的是使人成圣真理,不是外表的一些事物。

四、上帝对我们的要求

1、要改正行动作为(耶7:1-7)

上帝不看人的外貌,但上帝却要求人改进行动作为。耶利米先知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你们改进行动作为,我就使你们在这地方仍然居住。你们不要倚靠虚谎的话说,这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殿。'"(耶7:3,4)不要以为在耶和华的殿,就万事大吉了。若不改正行动作为(悔改归正),虽在上帝殿中敬拜,也无济于事。"耶和华如此说,你站在耶和华殿的院内对犹大众城邑的人,就是到耶和华殿来礼拜的说,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话,一字不可删减。或者他们肯听从,各人回头离开恶道,使我后悔,不将我因他们所行的恶,想要施行的灾祸降与他们。你要对他们说,耶和华如此说,若不听从我,不遵行我设立在你们面前的律法,不听我从早起来差遣到你们那里去我仆人,众先知的话(你们还是没有听从),我必使这殿如示罗,使这城为地上万国所咒诅的。"(耶26:2-6)

圣殿是神圣的,由于来到殿中敬拜的人不听从主的话,不遵守上帝的诫命,虽然是上帝的殿,也不能救他们脱离死亡,甚至上帝的殿也必被毁。圣殿三次被毁就是一个明证。

2、上帝所看顾的人(赛66:1,2)

"耶和华如此说,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你们要为我造何等的殿宇,哪里是是安息的地方?耶和华说,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便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痛悔,因我话而战兢的人。"(赛66:1,2)

五、暂时与永远(现象与实质)

1、看得见与看不见

使徒说:"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4:16-18)

这里也说"外"与"内"的问题,外体是看得见的东西,是暂时的,要毁坏的,内心是看不见的,却是永远的。

所罗门造的荣耀的圣殿(王上8:10,11)"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殿。"(王上8:11)重建时的殿规模比前差远了,"你们中间存留的,有谁见过这殿从前的荣耀呢?现在你们看着如何,岂不在眼中看如无有吗?"(该2:3)但"这殿后来的荣耀,必大过先前的荣耀。"(该2:6-9)因"万国所羡慕的"主必亲临这殿。看得见的荣耀圣殿今日已不再存在。但借着上帝所赐的圣灵,照明我们心中的眼睛,使我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运行的大能大力,使他从死里复活,又将万有服在他的脚下,使他为教会作万有之首,教会是他的身体,是充满万有所充满的。(参弗1:17-23)

2、基督道成肉身

上帝在西乃山降临时,"山上有雷轰、闪电和密云,并有角声甚大,营中的百姓尽都发颤……西乃全山冒烟,因为耶和华在火中降于山上,山的烟气上腾,如烧窑一般,遍山大大的震动。"(出19:16-18)但上帝不要人存惧怕的心敬拜,故此上帝应许摩西说:"我必在他们弟兄中间给他们兴起一位先知象你,我要将当说的话传给他,他要将我一切所吩咐的都传给他们,谁不听他奉我名所说的话,我必讨他的罪?quot;(申18:15-19)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2,14,18)

主耶稣道成肉身来到世间,不显示威荣,乃为真理作见证。先知说:"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象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quot;(赛53:2)主耶稣在彼拉多前受审时,"彼拉多就对他说:'这样,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18:37)主耶稣就是真理(约14:6),凡是爱真理、要真理、寻求真理的人都会来到主面前,上帝就是要这样的人进入天国。

圣殿、十字架、神迹奇事、病得医治,这都是表面现象,还都不能救一个不听真理的人,只有将耶稣接到心里,并顺从上帝的话才能有得救的盼望。

圣灵9种好果子是什么?

加拉太书

5:22 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

5:23 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

马丁路德金是干嘛的?他都有哪些值得深思的名言?

马丁·路德·金为黑人谋求平等,发动了美国的民权运动,功绩卓著,闻名于世。金在成为民权运动积极分子之前,是黑人社区必有的浸礼会的牧师。民权运动是美国黑人教会的产物,本文记叙金的第一次民权演说,揭示了民权运动与黑人教会的关系。

1955年12月1日,星期四,黄昏时分,在阿拉巴马州(Alabama)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在公共汽车上因为拒绝给一名白人乘客让坐而遭逮捕。黑人社区的领袖在周末策划下星期一上午开始抵制乘公交车。12月5日,星期一下午,蒙哥马利市迪克斯特大街(Dexter Avenue)浸礼教堂的年轻牧师小马丁·路德·金接受委托领导业已开始的抵制运动,并于当晚在霍尔特街(Holt Street)浸礼教堂的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金准备有生以来第一次政治性演讲的时间不足半小时。

金站在那里,沉默片刻。教堂的楼厅和过道里都挤满了人,他们从窗外往里张望,在厅里的座位上往上看,当他向这一大群陌生人说话的时候,他声音低沉,节奏缓慢,无异于一般的开场白。“今天晚上,我们聚会,商讨一件严肃的事,”他说道,几字一停,先抑后顿。他说完后,人群中只有三两个人呼应“对啊”,其他的人保持沉默。他知道,这是一群会造声势的人,但他们在等待,要看看他怎么引导。“我们聚会,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是因为我们首先是美国公民,我们决心充分运用我们的公民权,”他说道。“但是,我们聚会,从特殊的意义上说,是因为蒙哥马利公车上的不平等待遇”。人群中传来一阵不清晰的赞许声。金的句子变得短促,声调渐渐提高。“这类不平等待遇,根本不是新鲜事。问题早已存在。就在前一天,准确地说,上星期四,蒙哥马利最优秀的公民之一,请注意,不仅是最优秀的黑人公民之一,而且是蒙哥马利最优秀的公民之一,被从公共汽车上带走,拘捕入狱了,因为她拒绝,把自己的座位让给白人。”

在演讲每次停顿时,听众就应以“对啊”和“阿门”。他们跟上了金的节奏,但热情尚有待于金调动。金接着谈到法律,他说,即使根据种族隔离的法令,拘捕罗莎·帕克斯也未必合法,因为法令中没有具体规定公共汽车上要划分黑人区和白人区。“法律在这一点上从未澄清过,”他说,听众中有个男人大声呼应“当然没有”。“我认为,我这么说,有其法律权威性,我不是说我有法律权威,但我有法律权威的支撑:法律、法令、城市法规,从未完全澄清这一点。”这句话表明金是一个讲话很注意分寸的人,但听众不为所动。金回到罗莎·帕克斯案的特殊性质上来。他说,“既然事情发生了,我很高兴它发生在像帕克斯太太这样一个人身上,因为没有人怀疑她的品德无比高尚没有人能怀疑她人格的崇高,没有人能怀疑她对基督教信仰之深。”人群轻轻地齐声回应:说得对。金重复一句:“就因为拒绝站起来,就逮捕了她。”人群开始激动,跟上了金不紧不慢的演讲。

他停顿得略长一些。“你们知道,我的朋友们,终有一天,人们再也忍受不了压迫者铁蹄的践踏,”他喊道。霎时间,有人鼓掌,有人欢呼,“对啊”之声形成声浪,朝他扑面而来。声浪震天动地,一浪推一浪,似无停息的可能,听着刚刚要静下来,门外聚集的一大群人又喊了起来,汇成一股更高昂的声波。雷霆般的声响里伴着一种低沉的轰鸣,那就是在地板上跺脚的声音,使响声那么宏亮,仿佛已不是靠耳朵听清的,而是从肺的振荡感受到的。巨响晃动着建筑物,久久也不平息。一句话触动了大家的情绪,使黑人教堂仪式中典型的呼应,超过了政治集会的喧闹,达到金从未经历过的程度,那情形有点像小灌木丛里藏了只巨大无比的兔子。当教堂最后恢复平静的时候,金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再给听众点了一把火。“我的朋友们,终有一日,人们再也忍受不了被抛入屈辱的深渊,经受无穷无尽绝望的折磨,”他断言。“终有一日,人们再也忍受不了被赶出生活中七月灿烂的阳光,罚站在阿尔卑斯山11月刺骨的寒风中。终有……”金还要说下去,但人群发出的喊声湮没了他。谁也说不清,人们是因为他触动了那根神经而呼喊,或者是对演讲人信口说出如此雄辩的言辞感到骄傲而呼喊。“我们聚会,我们聚会,因为我们再也忍受不了,”金重复了一句。

也许是对人群爆发出来的怒火有些担心,金话锋一转,讲到抵制运动要避开各种陷阱。他说,“我们大家都清楚,我们不是在宣扬暴力。”“我们已经不搞暴力了。”听众中有人喊道,“重复那句话!重复那句话!”金接着说,“我想让整个蒙哥马利,整个国家都知道,我们是基督教信徒。”他把“基督教”三个字念得很清楚。“今天晚上,我们手中的惟一武器,是抗议。”在金停顿时,人群响起了热烈的赞扬声。他和听众一起转入缓慢的诉说。“如果我们被禁锢在共产国家的铁幕后面,我们是不能这么做的。如果我们被关在专制政权的地牢里,我们是不能这么做的。但是,美国民主的伟大光辉,正体现在有权利为正确的事情发出抗议。”当赞成的喊声平息时,金提出了避免暴力的最后一条理由,那就是要使自己有别于三K党,那些白人至上主义者正横行南方,恐吓黑人。“不会有白人被从家中拖走,带到偏僻的路上去杀掉,”他说,隐约地暗示三K党的伎俩。“在我们这群人里,不会有人公然蔑视这个国家的宪法。”

金停了下来。教堂里除了嗡嗡声外,还算平静。“我的朋友们,”金慢慢说道,“我想让大家知道,我们胸怀坚定勇敢的决心,要使本城的公交车上恢复正义。我们没有错。我们要做的事没有错。”人群发出一阵被压抑的期待的喊声,因为他们意识到,金一步步接近核心话题了。“如果我们错了,这个国家的最高法院也错了,”金唱出了这句话,那音色又深沉又高昂,身体也摇摆起来。“如果我们错了,万能的上帝也错了!”他高声喊道,听众的情绪如同他说再也忍受不了时一样,又一次高涨起来,声浪一声高过一声,直冲教堂最高的屋顶。他们远不是在讨论罗莎·帕克斯案或公交车法律了。金最后那声喊叫,把渎神的言辞说到了他的信仰及听众的心所能承受的极限。声浪不断高涨,直到金的声音穿透了声浪,达到无法更响的地步。“如果我们错了,拿撒勒的耶稣就只是个乌托邦的梦游者,从来也没到地球上来过!如果我们错了,正义就只是一个谎言。”此言真是一语惊人。他不得不等待片刻,才以焕发着愤怒和狂喜的声音,说出了直冲云霄的结束语:“我们决心在蒙哥马利奋斗,直到‘公平如浪涛滚滚,公义如江河滔滔!’”听众的喊叫湮没了阿摩司书(Amos)的这两句引言。阿摩司是以色列的先知,也是卑微的牧人,他与传教的以赛亚(阿摩司的儿子),都是金喜欢引用的圣经上论正义的权威。

他克制自己的情绪,接着讲团结的必要性,抗议要保持尊严以及劳工运动的历史先例。相对而言,这个话题是世俗的话题,但听众很认真听。“今晚,我想告诉你们,我们只讲爱是不够的,”他说。“爱是基督教最高信仰之一,但还有另一面,叫做正义。正义是深思熟虑的爱。正义是克服了与爱相悖者的爱。”他说,上帝不只是博爱的上帝,“上帝还会站在国家面前说,‘不要乱动,须知我是上帝,如果不服从我,我就打断你权力的脊梁,切断你与国际和国内的一切联系。’”随着金大胆的言词如泉涌出,听众不断有节奏地喊叫和鼓掌。“与爱并排站着的,永远都是正义,”他说。“我们不仅使用说服的武器,我们还不得不使用强制的武器。”他再次呼吁团结和协作。他援引历史,招唤听众文明行事,这样,未来的圣人在回顾蒙哥马利的黑人时,才会说“他们是一群有道义勇气敢于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的人。”他说,他们能做到这一点。“上帝赐福于我们,使我们不辱使命,不致为时太晚。”有人回应,“噢,对的。”金又说:“在我们按计划行事时,要想想这些事情。”

金从讲坛上走下来时,人群震惊了,竟茫然不知所措。演讲结束得太突然,太令人泄气。按照演讲的规律,在结束时要出现第三次高潮,听众在等待他引导呢!几秒钟过去了,失望的心情被记忆和兴奋所取代。金在走出教堂的时候,鼓掌声一直跟随着他,教徒还探着身想触摸他。抵制公车的运动就这样开始了。在他的第一次政治性演讲后短短几分钟里,他心里涌出一股与陌生人交流的强烈愿望,不论这些陌生人对他如同对所有先知一样既爱又恨。这一年他只有26岁,未来的生命还不足12年又4个月。

回答者:里氏911 - 都司 六级 10-28 11:13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1929年1月29日出生于美国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他的父亲是一个教会牧师。1948年他获得莫尔豪斯大学学士学位,1951年又获得柯罗泽神学院学士学位,1955年他从波士顿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

1954年成为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的德克斯特大街浸信会教堂(Dexter Avenue Baptist Church)牧师。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做罗沙·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位,因而被当地警察逮捕。马丁·路德·金立即组织了一场罢车运动(即蒙哥马利罢车运动),从此他成为民权运动的领袖人物。1964年马丁·路德·金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他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演讲时被一名刺客开枪打死。

1986年1月,里根总统签署法令,规定每年二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为美国的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3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坐落在美国亚特兰大市的

马丁·路德·金的铜像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但是能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我们不能倒退。现在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小贫民区转移到大贫民区,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不!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我并非没有注意到,参加今天集会的人中,有些受尽苦难和折磨,有些刚刚走出窄小的牢房,有些由于寻求自由,曾在居住地惨遭疯狂迫害的打击,并在警察暴行的旋风中摇摇欲坠。你们是人为痛苦的长期受难者。坚持下去吧,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

让我们回到密西西比去,回到亚拉巴马去,回到南卡罗来纳去,回到佐治亚去,回到路易斯安那去,回到我们北方城市中的贫民区和少数民族居住区去,要心中有数,这种状况是能够也必将改变的。我们不要陷入绝望而不克自拔。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1964年1月,约翰逊总统在白宫办公室会见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左一)、惠特尼·杨(右二)及詹姆士·法默(右一)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在自由到来的那一天,上帝的所有儿女们将以新的含义高唱这支歌:“我的祖国,美丽的自由之乡,我为您歌唱。您是父辈逝去的地方,您是最初移民的骄傲,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个山岗。”

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让自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的崇山峻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落基山响起来!让自白之声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响起来!不仅如此,还要让自由之声从佐治亚州的石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田纳西州的了望山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密西西比的每一座丘陵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片山坡响起来。

当我们让自由之声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个大小村庄、每一个州和每一个城市响起来时,我们将能够加速这一天的到来,那时,上帝的所有儿女,黑人和白人,犹太教徒和非犹太教徒,耶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将手携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灵歌:“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

马丁路德金于1929年1月15日出生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黑人牧师家庭。年少的金从母亲那里学会了怎样去爱、同情及理解他人;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是果敢、坚强、率直和坦诚。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地萌发了对种族歧视强烈憎恨的种子。15岁时,聪颖好学的金以优异成绩连跳两级,从高中毕业,进入摩尔豪斯学院学习,成为院长梅斯博士的高材生。在梅斯博士的教育下,金不畏强暴的思想被提高到了理沦的高度。

当时美国正值战后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使它坐上了“自由世界”盟主的交椅。然而,在美国国内,曾经在战争期间维护过民主事业的黑人却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歧视和压迫。面对丑恶、冷酷的现实,年仅17岁的金发现了自己真正的价值是“为上帝服务”,他矢志为社会平等与正义作一名牧师。1949年,他进入著名的克拉泽神学院学习两年,获得神学学士学位;尔后进入波士顿大学攻读宗教学和教理神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5年大学期间,他孜孜不倦地尽情遨游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他潜心研究过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列宁的共产主义、法国哲学家勒努维埃的人格主义、爱尔兰哲学家伯克利的道德理想主义。他阅读柏拉图、卢梭和托洛的著作,潜心钻研过尼采的“超人”哲学和甘地的“非暴力主义”。他并非简单地、机械地接受这些思想家的观念,而是把它们作为可以播种自己信念的沃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理论基础。

金认为,人人生而平等。不论男人女人、黑人白人、老人小孩和智者愚者,也不管人的爱好、资历和财产是否相同,都是人,是能够思维的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该受到尊重。

金主张公正无私的爱、普遍的爱,爱一切人,甚至要爱敌人。“敌人不爱你,因为敌人不懂得什么是爱;我们爱敌人,是对一切人的救赎性的善良态度。”

信仰人的尊严和价值、基督教的普遍仁爱、甘地的不合作精神,构成了金的思想基础和行动准则。

1955年金领导了近5万名黑人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抵制公共汽车运动,迫使政府取消了运输工具上的座位隔离制。1957年金被推举为“南部基督教领袖联合会”主席。为了正义与和平,他四处奔走呼号。

1963年,为了使世界人民关注美国种族隔离问题,金会同其他民权运动领袖组织发起了历史性的“向首都华盛顿进军”的运动,要求职业和自由。就是在这次斗争中,金发表了他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这一斗争终于使国会通过了1964年民权法案,授权联邦政府取消公共膳宿方面的种族隔离,宣布在公营设备方面和就业方面的种族歧视为非法。他由此获得了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正在金竭尽全力、孜孜不倦为实现伟大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奔走呼吁的时候,1968年4月4日下午,一声罪恶的枪响顷刻间残酷地击碎了他和黑人兄弟姐妹们,所有美妙的、伟大的梦想——金被谋杀了。

玛丽.雷蒙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著名的美国民权运动领袖,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1948年到1951年间,马丁·路德·金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有金牧师之称。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领导工人罢工,下榻洛林汽车旅馆。4日晚饭前,他立在二楼三百号房间的阳台上,与人谈话。这时在街对面的一幢公寓里,一个狙击手端着一架带有观测镜的汽步枪,向他射去。子弹从前面穿过他的脖子,在颚后爆炸,他随即倒地不起。1963年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

[编辑本段]学历

1929年1月15日马丁·路德·金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奥本街501号,一幢维多利亚式的小楼里。他的父亲是教会牧师,母亲是教师。15岁时聪颖好学的金以优异成绩进入摩尔豪斯学院攻读社会学,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48年马丁·路德·金获得莫尔豪斯大学学士学位)。1951年他又获得柯罗泽神学院学士学位,1955年他从波士顿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

[编辑本段]个人事业

1954年马丁·路德·金成为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德克斯特大街浸信会教堂(Dexter Avenue Baptist Church)的一位牧师。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做罗沙·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位,因而被蒙哥马利节警察当局的当地警员以违反公共汽车座位隔离条令为由逮捕了她。马丁·路德·金立即组织了蒙哥马利罢车运动(蒙哥马利市政改进协会),号召全市近5万名黑人对公共法与公司进行长达1年的抵制,迫使法院判决取消地方运输工具上的座位隔离。从此他成为民权运动的领袖人物。1958年他因流浪罪被逮捕。1963年金组织了争取黑人工作机会和自由权的华盛顿游行。1964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他在旅馆的阳台被一名种族分子刺客开枪正中喉咙致死。

1986年1月,总统罗纳德·里根签署法令,规定每年一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为美国的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以纪念这位伟人,并且订为法定假日。迄今为止美国只有三个以个人纪念日为法定假日的例子,分别为纪念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的Columbus Day (十月第二个星期一), 纪念乔治·华盛顿的Presidents' Day(二月第三个星期一),与此处所提到的马丁·路德·金纪念日。他最有影响力且最为人知的一场演讲是1963年8月28日的《我有一个梦想》,迫使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为非法政策。

马丁·路德·金为黑人谋求平等,发动了美国的民权运动,功绩卓著,闻名于世。金在成为民权运动积极分子之前,是黑人社区必有的浸礼会的牧师。民权运动是美国黑人教会的产物,本文记叙金的第一次民权演说,揭示了民权运动与黑人教会的关系。

[编辑本段]一次伟大的演讲

金站在那里,沉默片刻。教堂的楼厅和过道里都挤满了人,他们从窗外往里张望,在厅里的座位上往上看,当他向这一大群陌生人说话的时候,他声音低沉,节奏缓慢,无异于一般的开场白。“今天晚上,我们聚会,商讨一件严肃的事,”他说道,几字一停,先抑后顿。他说完后,人群中只有三两个人呼应“对啊”,其他的人保持沉默。他知道,这是一群会造声势的人,但他们在等待,要看看他怎么引导。“我们聚会,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是因为我们首先是美国公民,我们决心充分运用我们的公民权,”他说道。“但是,我们聚会,从特殊的意义上说,是因为蒙哥马利公车上的不平等待遇”。人群中传来一阵不清晰的赞许声。金的句子变得短促,声调渐渐提高。“这类不平等待遇,根本不是新鲜事。问题早已存在。就在前一天,准确地说,上星期四,蒙哥马利最优秀的公民之一,请注意,不仅是最优秀的黑人公民之一,而且是蒙哥马利最优秀的公民之一,被从公共汽车上带走,拘捕入狱了,因为她拒绝,把自己的座位让给白人。”

在演讲每次停顿时,听众就应以“对啊”和“阿门”。他们跟上了金的节奏,但热情尚有待于金调动。金接着谈到法律,他说,即使根据种族隔离的法令,拘捕罗莎·帕克斯也未必合法,因为法令中没有具体规定公共汽车上要划分黑人区和白人区。“法律在这一点上从未澄清过,”他说,听众中有个男人大声呼应“当然没有”。“我认为,我这么说,有其法律权威性,我不是说我有法律权威,但我有法律权威的支撑:法律、法令、城市法规,从未完全澄清这一点。”这句话表明金是一个讲话很注意分寸的人,但听众不为所动。金回到罗莎·帕克斯案的特殊性质上来。他说,“既然事情发生了,我很高兴它发生在像帕克斯太太这样一个人身上,因为没有人怀疑她的品德无比高尚没有人能怀疑她人格的崇高,没有人能怀疑她对基督教信仰之深。”人群轻轻地齐声回应:说得对。金重复一句:“就因为拒绝站起来,就逮捕了她。”人群开始激动,跟上了金不紧不慢的演讲。

他停顿得略长一些。“你们知道,我的朋友们,终有一天,人们再也忍受不了压迫者铁蹄的践踏,”他喊道。霎时间,有人鼓掌,有人欢呼,“对啊”之声形成声浪,朝他扑面而来。声浪震天动地,一浪推一浪,似无停息的可能,听着刚刚要静下来,门外聚集的一大群人又喊了起来,汇成一股更高昂的声波。雷霆般的声响里伴着一种低沉的轰鸣,那就是在地板上跺脚的声音,使响声那么宏亮,仿佛已不是靠耳朵听清的,而是从肺的振荡感受到的。巨响晃动着建筑物,久久也不平息。一句话触动了大家的情绪,使黑人教堂仪式中典型的呼应,超过了政治集会的喧闹,达到金从未经历过的程度,那情形有点像小灌木丛里藏了只巨大无比的兔子。当教堂最后恢复平静的时候,金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再给听众点了一把火。“我的朋友们,终有一日,人们再也忍受不了被抛入屈辱的深渊,经受无穷无尽绝望的折磨,”他断言。“终有一日,人们再也忍受不了被赶出生活中七月灿烂的阳光,罚站在阿尔卑斯山11月刺骨的寒风中。终有……”金还要说下去,但人群发出的喊声湮没了他。谁也说不清,人们是因为他触动了那根神经而呼喊,或者是对演讲人信口说出如此雄辩的言辞感到骄傲而呼喊。“我们聚会,我们聚会,因为我们再也忍受不了,”金重复了一句。

也许是对人群爆发出来的怒火有些担心,金话锋一转,讲到抵制运动要避开各种陷阱。他说,“我们大家都清楚,我们不是在宣扬暴力。”“我们已经不搞暴力了。”听众中有人喊道,“重复那句话!重复那句话!”金接着说,“我想让整个蒙哥马利,整个国家都知道,我们是基督教信徒。”他把“基督教”三个字念得很清楚。“今天晚上,我们手中的惟一武器,是抗议。”在金停顿时,人群响起了热烈的赞扬声。他和听众一起转入缓慢的诉说。“如果我们被禁锢在共产国家的铁幕后面,我们是不能这么做的。如果我们被关在专制政权的地牢里,我们是不能这么做的。但是,美国民主的伟大光辉,正体现在有权利为正确的事情发出抗议。”当赞成的喊声平息时,金提出了避免暴力的最后一条理由,那就是要使自己有别于三K党,那些白人至上主义者正横行南方,恐吓黑人。“不会有白人被从家中拖走,带到偏僻的路上去杀掉,”他说,隐约地暗示三K党的伎俩。“在我们这群人里,不会有人公然蔑视这个国家的宪法。”

金停了下来。教堂里除了嗡嗡声外,还算平静。“我的朋友们,”金慢慢说道,“我想让大家知道,我们胸怀坚定勇敢的决心,要使本城的公交车上恢复正义。我们没有错。我们要做的事没有错。”人群发出一阵被压抑的期待的喊声,因为他们意识到,金一步步接近核心话题了。“如果我们错了,这个国家的最高法院也错了,”金唱出了这句话,那音色又深沉又高昂,身体也摇摆起来。“如果我们错了,万能的上帝也错了!”他高声喊道,听众的情绪如同他说再也忍受不了时一样,又一次高涨起来,声浪一声高过一声,直冲教堂最高的屋顶。他们远不是在讨论罗莎·帕克斯案或公交车法律了。金最后那声喊叫,把渎神的言辞说到了他的信仰及听众的心所能承受的极限。声浪不断高涨,直到金的声音穿透了声浪,达到无法更响的地步。“如果我们错了,拿撒勒的耶稣就只是个乌托邦的梦游者,从来也没到地球上来过!如果我们错了,正义就只是一个谎言。”此言真是一语惊人。他不得不等待片刻,才以焕发着愤怒和狂喜的声音,说出了直冲云霄的结束语:“我们决心在蒙哥马利奋斗,直到‘公平如浪涛滚滚,公义如江河滔滔!’”听众的喊叫湮没了阿摩司书(Amos)的这两句引言。阿摩司是以色列的先知,也是卑微的牧人,他与传教的以赛亚(阿摩司的儿子),都是金喜欢引用的圣经上论正义的权威。

他克制自己的情绪,接着讲团结的必要性,抗议要保持尊严以及劳工运动的历史先例。相对而言,这个话题是世俗的话题,但听众很认真听。“今晚,我想告诉你们,我们只讲爱是不够的,”他说。“爱是基督教最高信仰之一,但还有另一面,叫做正义。正义是深思熟虑的爱。正义是克服了与爱相悖者的爱。”他说,上帝不只是博爱的上帝,“上帝还会站在国家面前说,‘不要乱动,须知我是上帝,如果不服从我,我就打断你权力的脊梁,切断你与国际和国内的一切联系。’”随着金大胆的言词如泉涌出,听众不断有节奏地喊叫和鼓掌。“与爱并排站着的,永远都是正义,”他说。“我们不仅使用说服的武器,我们还不得不使用强制的武器。”他再次呼吁团结和协作。他援引历史,招唤听众文明行事,这样,未来的圣人在回顾蒙哥马利的黑人时,才会说“他们是一群有道义勇气敢于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的人。”他说,他们能做到这一点。“上帝赐福于我们,使我们不辱使命,不致为时太晚。”有人回应,“噢,对的。”金又说:“在我们按计划行事时,要想想这些事情。”

金从讲坛上走下来时,人群震惊了,竟茫然不知所措。演讲结束得太突然,太令人泄气。按照演讲的规律,在结束时要出现第三次高潮,听众在等待他引导呢!几秒钟过去了,失望的心情被记忆和兴奋所取代。金在走出教堂的时候,鼓掌声一直跟随着他,教徒还探着身想触摸他。抵制公车的运动就这样开始了。在他的第一次政治性演讲后短短几分钟里,他心里涌出一股与陌生人交流的强烈愿望,不论这些陌生人对他如同对所有先知一样既爱又恨。这一年他只有26岁,未来的生命还不足12年又4个月。

[编辑本段]《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今天,我高兴地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将成为我国历史上为了争取自由而举行的最伟大的示威集会。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今天我们就站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的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长黑夜。

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的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依然悲惨地蹒跚于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之下。100年后,黑人依然生活在物质繁荣翰海的贫困孤岛上。100年后,黑人依然在美国社会中间向隅而泣,依然感到自己在国土家园中流离漂泊。所以,我们今天来到这里,要把这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来到国家的首都是为了兑现一张支票。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在拟写宪法和独立宣言的辉煌篇章时,就签署了一张每一个美国人都能继承的期票。这张期票向所有人承诺——不论白人还是黑人——都享有不可让渡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

然而,今天美国显然对她的有色公民拖欠着这张期票。美国没有承兑这笔神圣的债务,而是开始给黑人一张空头支票——一张盖着“资金不足”的印戳被退回的支票。但是,我们决不相信正义的银行会破产。我们决不相信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宝库会资金不足。

因此,我们来兑现这张支票。这张支票将给我们以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我们来到这块圣地还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正是万分紧急的时刻。现在不是从容不迫悠然行事或服用渐进主义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诺言的时候。现在是走出幽暗荒凉的种族隔离深谷,踏上种族平等的阳关大道的时候。现在是使我们国家走出种族不平等的流沙,踏上充满手足之情的磐石的时候。现在是使上帝所有孩子真正享有公正的时候。

忽视这一时刻的紧迫性,对于国家将会是致命的。自由平等的朗朗秋日不到来,黑人顺情合理哀怨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端。

如果国家依然我行我素,那些希望黑人只需出出气就会心满意足的人将大失所望。在黑人得到公民权之前,美国既不会安宁,也不会平静。反抗的旋风将继续震撼我们国家的基石,直至光辉灿烂的正义之日来临。

但是,对于站在通向正义之宫艰险门槛上的人们,有一些话我必须要说。在我们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切不要错误行事导致犯罪。我们切不要吞饮仇恨辛酸的苦酒,来解除对于自由的饮渴。

我们应该永远得体地、纪律严明地进行斗争。我们不能容许我们富有创造性的抗议沦为暴力行动。我们应该不断升华到用灵魂力量对付肉体力量的崇高境界。

席卷黑人社会的新的奇迹般的战斗精神,不应导致我们对所有白人的不信任——因为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同我们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的自由同我们的自由休戚相关。他们今天来到这里参加集会就是明证。

我们不能单独行动。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勇往直前。我们不能后退。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会感到满意?”只要黑人依然是不堪形容的警察暴行恐怖的牺牲品,我们就决不会满意。只要我们在旅途劳顿后,却被公路旁汽车游客旅社和城市旅馆拒之门外,我们就决不会满意。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限于从狭小的黑人居住区到较大的黑人居住区,我们就决不会满意。只要我们的孩子被“仅供白人”的牌子剥夺个性,损毁尊严,我们就决不会满意。只要密西西比州的黑人不能参加选举,纽约州的黑人认为他们与选举毫不相干,我们就决不会满意。不,不,我们不会满意,直至公正似水奔流,正义如泉喷涌。

我并非没有注意到你们有些人历尽艰难困苦来到这里。你们有些人刚刚走出狭小的牢房。有些人来自因追求自由而遭受迫害风暴袭击和警察暴虐狂飙摧残的地区。你们饱经风霜,历尽苦难。继续努力吧,要相信:无辜受苦终得拯救。

回到密西西比去吧;回到亚拉巴马去吧;回到南卡罗来纳去吧;回到佐治亚去吧;回到路易斯安那去吧;回到我们北方城市中的贫民窟和黑人居住区去吧。要知道,这种情况能够而且将会改变。我们切不要在绝望的深渊里沉沦。

朋友们,今天我要对你们说,尽管眼下困难重重,但我依然怀有一个梦。这个梦深深植根于美国梦之中。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一个非正义和压迫的热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会改造成为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小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

我今天怀有一个梦。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会有所改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滔滔不绝地说什么要对联邦法令提出异议和拒绝执行——在那里,黑人儿童能够和白人儿童兄弟姐妹般地携手并行。

我今天怀有一个梦。

我梦想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径成通衢,上帝的光华再现,普天下生灵共谒。

这是我们的希望。这是我将带回南方去的信念。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从绝望之山开采出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把这个国家的嘈杂刺耳的争吵声,变为充满手足之情的悦耳交响曲。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一同工作,一同祈祷,一同斗争,一同入狱,一同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终有一天会获得自由。

到了这一天,上帝的所有孩子都能以新的含义高唱这首歌:

我的祖国,可爱的自由之邦,我为您歌唱。这是我祖先终老的地方,这是早期移民自豪的地方,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一座山岗。

如果美国要成为伟大的国家,这一点必须实现。因此,让自由之声响彻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高峰!

让自由之声响彻纽约州的崇山峻岭!

让自由之声响彻宾夕法尼亚州的阿勒格尼高峰!

让自由之声响彻科罗拉多州冰雪皑皑的洛基山!

让自由之声响彻加利福尼亚州的婀娜群峰!

不,不仅如此;让自由之声响彻佐治亚州的石山!

让自由之声响彻田纳西州的望山!

让自由之声响彻密西西比州的一座座山峰,一个个土丘!

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一个山岗!

当我们让自由之声轰响,当我们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一个大村小庄,每一个州府城镇,我们就能加速这一天的到来。那时,上帝的所有孩子,黑人和白人,犹太教徒和非犹太教徒,耶稣教徒和天主教徒,将能携手同唱那首古老的黑人灵歌:“终于自由了!终于自由了!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了!”

短小的话就不全了

在学生时代,青年雷蒙从高中开始学习法语,在大学期间他选修了法国文学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的暑假里,他去参观纽约市博物馆,正在欣赏馆藏的法国挂毯,此时过来一个法国旅游团,一位导游正在用法语介绍这些法国挂毯。他努力地倾听法语导游的介绍,尽管在校学习法语多年,但对导游的解说仍然不知所云。博物馆的这次遭遇使年轻的雷蒙认识到,不精通法语就无法真正地理解法国文化。因此,他下定决心到法国去,到那里学习、生活和旅游。

大学三年级整整一年,雷蒙都留在法国,住在一个法国家庭中,在法国大学里听课,在巴黎穿街走巷,吃法国菜,看法国电影,他的法语很快就流利起来,开始懂得法国人怎样生活、工作和思考,开始理解法国的艺术和思想。

在这一年结束后,他回到了美国。他惊讶地发现美国与法国那么地不一样,他有些怀念他在法国曾经那么熟悉的那些事情。回国后的雷蒙,仍然是地道的美国青年,依然如故地热爱自己的祖国;但已经是一位与众不同的美国青年,在其内心中,他是半个法国人———他眼里看到特别的东西都会从同时两个方面去思考,从美国的角度和法国的角度。

正如北大前校长胡适的美国求学经历改变了年轻的胡适,雷蒙的法国经历丰富了年轻雷蒙的知识,塑造了他独特的人生观。从而,使他可以超越舒适、熟悉的国度,来到遥远陌生的异国,接受新环境的挑战,体会不同的生活,包容思想和文化的差异,接受不同文明的洗礼。

雷蒙的人生观和思维方式,在其日后的教育管理和学术生涯中为其指引了正确的方向,为他事业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

勇于改革的杰出教育领导者

雷蒙教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担任院长职务长达9年,是当时全美最年轻的法学院院长,曾出任全美法学院院长协会的主席,被美国《国家法律期刊》评为40位“法学新星”之一。

就任院长期间,他积极推动了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同世界各国著名法学院的交流合作,并因在公共服务、法学写作及国际法等领域的创新而备受关注。由他主编的《密歇根法律评论》获得亨利•贝茨奖。雷蒙教授还是创建城市社区法律援助项目的领导者,推动大学的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他都积极地向有关政府和机构提供咨询,尤其是非常热心地对中国城市社区法律援助提供了诸多帮助。

雷蒙教授在密歇根大学法学院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受到美国其他法学院院长同行的认同,并且得到了同事们的称赞。一位同事这样评价道:“在雷蒙担任密歇根大学法学院院长的九年时间里,他为这所杰出的法学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一位出色的学者,其研究课题涉及到法律和公共政策想交叉的极为广泛的领域,从高等教育资助到公司税,再到福利改革。他作为学术领袖所取得的成绩远非杰出二字可以表达。”

2003年,雷蒙教授就任康奈尔大学校长。在获悉对他的任命时,高等教育界的人士高度称赞了康奈尔大学的这个选择。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博林格尔说:“康奈尔大学如此幸运地请到才华横溢的雷蒙做校长,这不仅仅会使康奈尔大学受益,而且是整个高等教育界的福音。雷蒙是一位杰出的学界领袖。他对把大学办成与社会相融的组织怀有真诚的信仰。”

在任职康奈尔大学校长期间,雷蒙教授表现了惊人的勇气,积极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尤其是全面推进了康奈尔大学的国际化进程。雷蒙教授对康奈尔大学传统的解读,归纳起来就是“革命的康大,亲爱的康大”。说它革命,是因为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人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康奈尔大学大建立于1855年,那时美国各大名校有宗教倾向,只收男生而且一般只教经典科目,如数学、历史、希腊语和拉丁语。康大不是这样,它从一开始就准备接纳信仰各种宗教的男、女学生,提供一切他们愿意学习的科目。这在当时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亲爱的康大”,则源于学生们大多都会爱上它的事实,就算毕业了也还是非常忠诚。康大的办学传统与雷蒙教授人生观和办学理想是如此默契,使得他在康大的改革得到很多支持。

有一个很小的例子可以说明雷蒙教授莫大的改革勇气和杰出的管理才能。来到康奈尔大学后不久,他主持修改了康大的标志,并把它印在制作成中文的宣传册上。据康奈尔大学副校长布鲁斯介绍,修改这个标志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如果在别的地方,不可能有这种速度,” 布鲁斯说,“要知道,康大那个小小的标志已经存在了近140年。”

雷蒙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许多教育管理的理念。他认为,校长的工作简单说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对外,面对其他大学、政府和全世界,我是康大的代表;对内,人们期望我向整个康大提供帮助,包括全体学生、教职员工和校友,然而他们对康大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我要帮助他们建立对我们的目标、历史和未来方向的一种共识。”

雷蒙教授还提出了跨国大学的理念,他相信“大学”一词已经含有“无所不包”的意思,就是什么都有。好的大学应该是一扇眺望世界的窗口,包括知识的世界,包括人的世界,应该拥有来自生活各个阶层的人,有钱人的孩子、穷人家的孩子,城里人、乡下人,美国人、中国人等等。大学应该成为开启人们眼界的地方,让他们看到生活令人惊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关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雷蒙教授认为,就是相信每个教职员工都应该同时致力于研究和教学。首先,推动各个学科知识水平向前发展是我们的使命的一部分,每个教职员工都要参与;其次,要想激励学生广泛参与,教授必须以身作则。为什么不需求只做研究的人员呢?因为我们同样致力于帮助下一代领导人做好准备,这就意味着要有能力把自己的研究以一种令人兴奋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以他们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

相比美国高等教育,雷蒙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应保持高等教育各个机构存在的多样性。在美国,教育机构的多样性是非常显著的,即便是在美国最好的大学,康大跟哈佛也不一样,哈佛跟斯坦福又有区别,斯坦福跟普林斯顿又是两回事,它们各不相同,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是好事,因为这给学生非常不同的选择,他们可以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学校。

教育多元化的坚决倡导者

密歇根大学校长玛丽•苏•柯勒曼说:“雷蒙就任密歇根大学法学院院长期间,在维护学校为保持多样性而推行的入学政策上,雷蒙进行了出色有力的辩护。” 这一评价源于雷蒙教授卷入的一起打到美国最高法院的官司,源于“平权法案”引起的长达6年的诉讼,他就是当事者之一。美国最高法院这一案件的判决使得美国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进步,也使他在美国法学界乃至全社会威名远扬。2003年,雷蒙教授因此获得“美国有色人种协会”颁发的“国家公正奖”。

案件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1992年,雷蒙教授在密歇根大学法学院期间,起草了一个录取学生的政策报告,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录取最优秀的学生;二是,体现学生多元化的背景,如本科生的专业,不同国家和种族,少数民族等等。在此,雷蒙教授和密歇根大学法学院的考虑是要体现教育的多元思维,培养各色人种和社会各阶层的精英人物。在学生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前提下,对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录取,适当予以政策倾斜。1997年,一名白人妇女申请密歇根大学法学院未被录取,她以法学院的录取政策违背美国宪法规定的平等权利为由提起了诉讼。

马丁·路德·金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1929年1月29日出生于美国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他的父亲是一个教会牧师。1948年他获得莫尔豪斯大学学士学位,1951年又获得柯罗泽神学院学士学位,1955年他从波士顿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

1954年成为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的德克斯特大街浸信会教堂(Dexter Avenue Baptist Church)牧师。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做罗沙·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位,因而被当地警察逮捕。马丁·路德·金立即组织了一场罢车运动(即蒙哥马利罢车运动),从此他成为民权运动的领袖人物。1964年马丁·路德·金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他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演讲时被一名刺客开枪打死。

1986年1月,里根总统签署法令,规定每年二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为美国的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3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坐落在美国亚特兰大市的

马丁·路德·金的铜像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但是能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我们不能倒退。现在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小贫民区转移到大贫民区,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不!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我并非没有注意到,参加今天集会的人中,有些受尽苦难和折磨,有些刚刚走出窄小的牢房,有些由于寻求自由,曾在居住地惨遭疯狂迫害的打击,并在警察暴行的旋风中摇摇欲坠。你们是人为痛苦的长期受难者。坚持下去吧,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

让我们回到密西西比去,回到亚拉巴马去,回到南卡罗来纳去,回到佐治亚去,回到路易斯安那去,回到我们北方城市中的贫民区和少数民族居住区去,要心中有数,这种状况是能够也必将改变的。我们不要陷入绝望而不克自拔。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1964年1月,约翰逊总统在白宫办公室会见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左一)、惠特尼·杨(右二)及詹姆士·法默(右一)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在自由到来的那一天,上帝的所有儿女们将以新的含义高唱这支歌:“我的祖国,美丽的自由之乡,我为您歌唱。您是父辈逝去的地方,您是最初移民的骄傲,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个山岗。”

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让自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的崇山峻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落基山响起来!让自白之声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响起来!不仅如此,还要让自由之声从佐治亚州的石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田纳西州的了望山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密西西比的每一座丘陵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片山坡响起来。

当我们让自由之声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个大小村庄、每一个州和每一个城市响起来时,我们将能够加速这一天的到来,那时,上帝的所有儿女,黑人和白人,犹太教徒和非犹太教徒,耶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将手携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灵歌:“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

灵歌集37首小草诗歌歌曲

灵歌集该歌本由黑龙江省基督教协会于2001年出版发行,共包含203首诗歌,歌本为简谱歌本。http://www.zanmeishi.com/songbook/12.html

圣灵充满是啥感觉

被圣灵充满是被神的主宰性所管治。他的爱充满你的感情、他的道充满你的理性、他的旨意充满你的意志,这叫被圣灵充满。一个被圣灵充满的人有以下的原则:一、完全遵守圣经。他会照圣经的总原则处世,不是断章取意来自欺欺人。二、过圣洁的生活。因为圣灵在他里面成为圣力,这圣洁的动力,无法模仿,无法欺骗的。三、结出圣灵果子。耶稣说:"从果子就知道树。"四、高举耶稣基督。因为"他来了要为我作见证","圣灵赐下来.他要荣耀我",凡高举自己的恩赐经验的,都不可相信。五、以基督为中心、以基督为模范。让基督照常显大为喜乐。六、多提到十字架。传讲信息时,多提到十字架,特别对未信主的人谈话是,因为十字架是把死而复活的基督高举,这正是圣灵的工作。

什么是教会被提?

回答: “被提”这个词没有出现在圣经里,但圣经明确教导了被提的概念。 教会的被提指神将所有信徒从地上搬走,为了在灾难期间完成他公义的审判。被提主要出现在帖撒罗尼加前书4:13-18和哥林多前书15:50-54。帖撒罗尼加前书描述被提是神让所有死了的信徒复活,给他们荣耀的身体,带着那些活着的信徒离开地球,也赐给他们荣耀的身体。“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撒罗尼加前书4:16-17)。 哥林多前书15:50-54着重被提的瞬间性和我们要接受荣耀的身体。“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侯;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哥林多前书15:51-52)。被提是我们都应期盼的荣光的事。我们将最后从罪里释放。我们就会永远在神的面前。有很多关于被提意义和范围的争论。这不是神的意图。关于被提,神想要我们“用这些话彼此鼓励”。

分享给朋友:

评论列表

闹旅城鱼
3年前 (2022-05-31)

上来过!如果我们错了,正义就只是一个谎言。”此言真是一语惊人。他不得不等待片刻,才以焕发着愤怒和狂喜的声音,说出了直冲云霄的结束语:“我们决心在蒙哥马利奋斗,直到‘公平如浪涛滚滚,公义如江河滔滔!’”听众的喊叫湮没了阿摩司书(Amos)的这两句引言。阿摩司是以色列的先知,也是卑微的牧人,他

孤央宠臣
3年前 (2022-05-31)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

惑心笙沉
3年前 (2022-05-31)

就是要使自己有别于三K党,那些白人至上主义者正横行南方,恐吓黑人。“不会有白人被从家中拖走,带到偏僻的路上去杀掉,”他说,隐约地暗示三K党的伎俩。“在我们这群人里,不会有人公然蔑视这个国家的宪法。” 金停了下来。教堂里除了嗡嗡声外,还算平静。“我的朋友

莣萳鸠魁
3年前 (2022-05-31)

到,金一步步接近核心话题了。“如果我们错了,这个国家的最高法院也错了,”金唱出了这句话,那音色又深沉又高昂,身体也摇摆起来。“如果我们错了,万能的上帝也错了!”他高声喊道,听众的情绪如同他说再也忍受不了时一样,又

性许未欢
3年前 (2022-05-31)

掌。“与爱并排站着的,永远都是正义,”他说。“我们不仅使用说服的武器,我们还不得不使用强制的武器。”他再次呼吁团结和协作。他援引历史,招唤听众文明行事,这样,未来的圣人在回顾蒙哥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