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俄罗斯,大家进入脑海就是“战斗民族”四个字,除了这个词之外,中国人给俄罗斯人起得绰号还有“老大哥”、“北极熊”等,这些绰号都折射出国人对俄罗斯五味杂陈的态度,无论褒贬,“战斗民族”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这个近在咫尺的邻居,于中国而言,一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从上一代人的“苏联情结”到如今年轻一代“普京大帝”的粉丝团,都透露着一部分国人对俄罗斯民族的赞赏。
“战斗民族”的战斗精神可不是打打嘴仗,由近些年的收回克里米亚、遭到经济制裁再到干涉叙利亚危机,“普京大帝”的铁血手腕一再被国人称颂。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从战斗民族的战斗史中找找答案。
在我天朝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面前,俄罗斯历史算不上悠久,但就在这算不上悠久的一千多年历史中,几乎90%以上的时间都在发生战争。即便有短短几年空隙,俄罗斯也是在准备进行战争中度过的 (简而言之,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准备打仗)。
可以说,俄罗斯的民族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据统计,俄罗斯从15世纪建立莫斯科大公国到上世纪80年代,进行了近50场战争,其中仅有3场是自卫性质的战争。
从莫斯科公国建立到彼得大帝时期,400年间俄罗斯的领土扩大了400倍,他们如今坐拥的全世界最广大的领土,都是在这种不断扩张中获得的。
两场本土卫国战争,俄罗斯人也书写了名垂青史的辉煌保卫战。
1812年,曾几乎占领欧洲的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着浩浩荡荡的51万大军远征俄国,却败在了库图佐夫的坚壁清野、莫斯科的严冬之下;
1941年,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但列宁格勒保卫战最终打破了德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最终成为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列宁格勒战役也被称为世界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
连年的战争,已使尚武的传统渗透到俄罗斯民族的血液中,战争使他们获得大片的土地,也为他们带来无数痛苦,在二战中牺牲的无数俄罗斯人,人口至今是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胜利日会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他们对战争有着比别的国家更深刻的理解。这在俄罗斯各个城市都有所体现。
据统计,莫斯科的历史博物馆90多个,在莫斯科街头几乎随处可见战争英雄雕塑和纪念碑;其他城市的主要广场、公园、街道、湖畔,也都建有反映不同历史时期重大事件的纪念碑和英雄雕像。
红场前朱可夫雕像
朱可夫大街、库图佐夫大街等以军事家命名的地名称谓,如今依然随处可见。在许多城市的街头,不时可以看到身着军服、稚气未脱的少年军校的小学员;在军事博物馆中可常常可见老师领着一群孩子或是中学生认真讲解战争的过去,他们似乎对每一场战争都深深铭刻于心。
被称为“战斗民族”的不止是剽悍的斯拉夫民族,而是俄罗斯的各个民族,包括车臣人、鞑靼人、哥萨克人这样的好战族群。
从欧洲的制裁到俄罗斯的反制裁就像是制约着俄罗斯的扩张,虽说俄罗斯的经济很不景气,但俄罗斯人有着别的民族无法理解的自尊与坚持,所以在经济严重下滑的情况下,普京的支持率不降反增,他们需要一位强势的领导,需要一个精神寄托,需要做回那个独一无二的俄罗斯民族。
正如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小说《群魔》中所说的一样“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也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头等角色,而是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因此,他们宁愿用痛苦换回自尊与优越感。
和所有民族一样,俄罗斯民族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一面,而“战斗民族”,无论褒贬,可以称得上对这个民族的一种注解。
因为俄罗斯人是比较强悍的,他们在二战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的好,他们是非常崇尚武力的,所以会被称为战斗民族。
因为这个国家无论男女,他们的战斗力都十分惊人,在面对野兽的时候也可以十分淡定地喝酒。
因为俄罗斯的人真的不分任何的等级,所有人都感觉特别的勇敢。而且俄罗斯的一些交通方面,都会让人觉得有一点匪夷所思。比如说像前段时间我去俄罗斯旅游就是做的俄航像,一般如果天气出现了下雨或者比较恶劣的情况,都会选择取消航班,但是俄罗斯的航班是绝对不会取消的,他们不管怎么样恶劣的天气都直接要开往目的地。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说他们是战斗民族。
由于地理位置靠北,俄罗斯的冬季寒冷而漫长,最低温度曾到零下80多摄氏度。恶劣的环境塑造了俄罗斯人顽强的性格,俄罗斯人也因此被称为“战斗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