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和林散之被誉为当代书圣,二人的书法各有特点,共性在于都擅长草书。二人在草书领域都达到了登堂入室、笑傲江湖的境界,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各有千秋。
于右任是我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诗人和书法家,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革命元老,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交通部次长,后担任监察院院长。他的草书标准而美丽,被专业的行家评价为继王羲之之后千年以来的第2位书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2座高峰,此评价不可谓不高。青年时期的于右任已经开始临摹二王和赵孟頫的帖子,之后又开始临摹北魏的碑帖,融会贯通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其自己的书法作品整体把握和取舍的能力。
于右任致力于草书研究的时间最长,花费的精力也是最多的。1931年他创办了标准草书社,对千年以来我国草书的变换给予了系统的研究和整理,于1936年出版了标准草书千字文,成为书法史上的重要节点。他每天勤学苦练,到1950年,他的草书字体已经练到了天人合一,自然平淡的最高境界。林散之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老师是著名的画家黄宾虹。林散之的书法学习道路跟于右任是一样的,从一碑一贴开始临摹做起。他对褚遂良和米芾二人的字体研究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是最多的。60岁以后他才开始正式书写草书。他的草书最大特点是突破董其昌字体的局限,融入了汉碑隶法。这也是他草书的最大成功之处。
二人的书法都没有达到了十全十美的地步。于右任枯笔过少,柔有余而刚不足。而林散之的字体则与其相反,枯笔过多,刚有余而柔不足,二者的字体可以说是互补的关系。二人可以说是都在草书的创作上攀登上了艺术的巅峰。
东晋名臣王坦之与有“书圣”美誉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同为东晋时代的名人,在书法爱好上亦有志一同,那么王坦之与王羲之是否有亲属关系呢?
有后世研究者猜测,王坦之与王羲之是本家兄弟,然而只需深入考证即可得知,两人实际上并无直接联系。
王坦之生于公元330年,比王羲之年轻27岁,即两人为堂兄弟的关系可能性几乎为零,况且王坦之为太原王氏后裔,而王羲之家族相当有名,是魏晋名门琅琊王氏,以此,从家族籍贯来看,王坦之与王羲之也不可能有亲戚关系,他们之间有所关联的,无非是生于同一个朝代,以及对书法艺术的共同爱好而已,后人若仅凭二人姓名类似排名而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妄加猜测,恐怕有失偏颇。
王坦之与王羲之虽并无亲属关系,然而却有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曾经同朝为官,共同辅佐简文帝,这或许是两人之间的另一层渊源。
王羲之曾任会稽内史一职。永和十一年,王羲之因耻居王述之下而辞去官职。
王羲之原本与王述齐名,在此之前,他对儿子们说过“吾不减怀祖,而位遇悬邈,当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这里特别提到的“怀祖”便是指王述,“坦之”当然是指王述的儿子王坦之,可见在王羲之眼中,视王坦之为同僚晚辈,两人原本认识,当是无疑。
王羲之何为何有此言行,不得而知,不过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王羲之的几个儿子与王述的儿子王坦之是同辈人。
兰亭的名字随着《兰亭集序》的流传为世人所熟知。兰亭虽不大,但承载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序文虽不长,却成为经典被千年传扬。千年前的那场宴会仿佛从未散席,兰亭依旧在,见证着这场延续千年的文化盛宴。
兰亭,一个美丽的名字。它静静地矗立在位于浙江绍兴城外的兰渚山。若说此地风景乃是天下之最,相比为人信服。然若论风流故事,那么此地诚可谓天下第一等风流。
走进兰亭,就是走进了世代传颂的兰亭集序,走进兰亭,就是走向了千年之前的那场宴会,宴饮之乐,推杯换盏,吟诗作赋,兴致盎然。千年风流韵味不熄,后世追逐神往不止。
兰亭的名字与兰亭序一起同一个人绑在了一起,他就是王羲之。
被后世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并没有多少令人艳羡的身份。他曾担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之后又做过会稽内史,领右将军等职,因此人称“王右军”或“王会稽”。王羲之的姓氏可不一般,他的家族乃是东晋时期显赫一时的琅琊王氏,东晋之所以能够在江南立足,全靠其祖上王敦、王导兄弟的帮助,因而王氏家族乃是当之无愧的名门望族。在两晋动荡时期,王羲之的祖上南下避难,于会稽定居。年幼的王羲之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慢慢成长起来。生活在这样的世家大族,王羲之的生活始终过得不错。在父辈的影响之下,年幼的王羲之开始学习书法。在东晋时期,玄学盛行,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再次成为主流。因此,王羲之的成长环境相对宽松,这种环境使得王羲之能有空闲去感悟天地之道,这种经历对他之后书法造诣的提升有莫大的帮助。
王羲之是幸福的,他的生活一直都是一帆风顺,高门望族的身份使他不必为了生计苦恼,清净淡雅的品行使他不必为官场斗争烦闷。因而王羲之一生风流,写其想写,为其愿为,他的一生仿佛就是为了举办一场千年不散的宴席。
不管怎么样,王羲之是过得很幸福的,不必为政治抱负分心,不必为做东床快婿而费心,所有的一切物质基础全部顺其自然为其所得,他所做的就是喜欢做自己想做的,写自己想写的,他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做一顿永不散席的宴会。
时至今日,兰亭依旧恬静幽谧,然而并不出众的外表并不能阻止它成为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在这幽静的小园当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除了碑文之外,就要数那幅巨画和池中安然休憩的几只白鹅了。
这张巨幅画作乃是后人所作。在这幅画中,少长咸集,文人墨客都着宽松袖袍,
饮酒去了,即兴赋诗好不快活。在这幅画中,王羲之并没有如人们想象的在挥毫泼墨,也没有同友人一同推杯换盏,而是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这美好的画面,欣然开怀。友人尽兴才是王羲之最大的期望。
除了这幅画,兰亭里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几只白鹅。它们静静地泊在池边,将头埋进洁白的羽中,安然的休憩着。仿佛在等待着王羲之归来。
王羲之为什么会喜欢白鹅呢?清代书法家包世臣曾如此评价王羲之的书法:全身精力到毫端,定台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起难。”诗中概括了王羲之的书写方法,即王羲之在书写之前先行研究了鹅的游水姿势,从而将其运用到自身书法之中。因此,王羲之喜欢鹅的其中一个原因便是鹅给了他灵感,甚至可以说是他无声的导师。
说到王羲之与鹅的故事真可谓不胜枚举,我们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二。
一日,王羲之与子王献之乘船游历绍兴风光,途中王羲之的目光被岸边一群摇摇晃晃的白鹅吸引了过去,他越看越觉得喜爱,遂与鹅的主人商量将鹅买走。那主人也不要金钱,反而提出让王羲之为其写一部《黄庭经》作为交换。求鹅心切的王羲之当即写成,如愿得到了那几只白鹅。这就是著名的「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这个小故事充分的证明了王羲之对于白鹅的喜爱。
他爱的并不是白鹅本身,他爱的是白鹅那种挺胸抬头的气韵,那种不惧险阻始终迎面对待的气魄,他爱白鹅那种闲庭信步不为世俗所扰的风度。总之他爱白鹅。如今斯人已逝,悲夫伤怀。只这白鹅依旧在,迎候羲之来。
王羲之爱白鹅的气质,自身也正是具有着这些气质。
王羲之的一生,无论为官为人皆为二字:“不羁”。“人不风流枉少年”王羲之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而正是东晋时期的特定时代背景,才给了他这样的条件,让他可以在身心各方面都达到最优状态之下潇洒的挥毫泼墨,为后世留下一幅幅传世经典。
总览王羲之的一生,他少年时苦练书法,成年后成了东床快婿,之后虽曾进入仕途,然厌风流不羁的王羲之自然不是做官的料,遂辞官赋闲在家。这才有了之后的兰亭集会。王羲之将自己的精神融入了这山川菏泽之中,心境旷达才能够写出如此一篇《兰亭集序》,此文与兰亭历经千年早已融为了一体。
晚年的王羲之依旧延续了他那风流不羁的处世之道。厌倦了人情世故的他索性隐居,永和十一年,他来到金庭安家,在此地他修建书楼,种植果树,过上了真正的风流生活,在此地他远离了官场斗争,远离了功名利禄,只剩下妻子儿孙,丹青水墨,几只白鹅,在余生之中陪他去寻找属于他自己的快乐。“兰亭已矣,梓泽丘墟”王勃曾如是说,但是王勃不过会想到,那场宴会穿越千年成为一场文人的精神盛宴永远流传。
郑道昭,516年逝世,北魏荣阳(今属河南省)人。北魏书法家。字僖伯,号中岳先生。官国子祭酒、光州刺史、青州刺史,后入为秘书监,谥文恭。史称郑道昭“少而好学,博览群言,……博学经书,才冠秘颖。”他书刻于青、光二州山崖的众多题刻,总称“云峰刻石”(包括掖县的云峰山、太基山,平度县的天柱山,益都县玲珑山)。清嘉庆、道光间山东云峰山、天柱山等处,发现郑道昭所书40多处,成为北魏书法艺术的三大宝库之一。其中以《郑文公上碑》、《郑文公下碑》、《论经书诗》、《观海童诗》等摩崖刻石最为著名。从郑道昭的这些书法艺术代表作来赏析,他的书艺风格特点是,下笔多用正锋(偶用侧锋),大起大落;起落转折,处处着实;间用侧锋取势,忽而峻发平铺,既有锋芒外耀,尤多筋骨内含。妙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或体方而用圆,或用方而体圆。故能给人以结体宽博,笔力雄强的感受。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把郑道昭云峰刻石42种列于“妙品”上。称“云峰山刻石,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参见《云峰山刻石》。)
整个三国时代,英雄人物层出不穷。随着“三国迷”的推进、影视游戏的渲染,造就了一批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比如“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但是今天我们解读的这一位却是一个“另类”。这个“另类”指的是他在中国书法文化史上首屈一指,但是却在我们熟悉的三国英雄人物中“籍籍无名”。他就是三国曹魏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钟繇。
初露锋芒
董卓被诛杀以后,李傕、郭汜成功反攻劫持了汉献帝,掌握了大权。汉献帝苦于摆脱“傀儡”身份无计可施,这时钟繇劝谏李傕、郭汜不要把眼光“钉”在汉献帝身上,毕竟还有许多国家大事有待处理。李傕、郭汜同意了他的请求后,汉献帝才得以和曹操书信往来,约定计划。同年在钟繇的帮助下,汉献帝成功东归。钟繇因功拜为侍中,后来在荀彧的推荐下得到曹操的重用。
西凉马腾、韩遂虎视眈眈,看不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派钟繇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在一番“轻重”较量中,成功的说服马腾、韩遂“以子为质”,表示臣服。
媲美萧何
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是一场“消耗战”。袁绍“号称百万”的大军,粮草调度极为不便,后继又无保障。最后被曹操抄后路烧了粮仓拖垮的。而在曹操的大后方有钟繇在源源不断的提供马匹补给。
平定马超时,又有钟繇不断的向曹操军中输送粮饷,补充人员。所以曹操给钟繇写信说:“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
大魏三公
曹操以后,曹丕就魏王以钟繇为相国,赐其“五熟釜”刻铭文显其贵:於赫有魏,作汉籓辅。厥相惟锺,实干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处。百寮师师,楷兹度矩。
曹丕受禅称帝,任廷尉。贾诩去世之后,又代替贾诩为太尉。当时与华歆、王朗被曹丕称作: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魏明帝曹叡时,钟繇年老体迈,行动不便。魏明帝特许钟繇坐轿上殿。自此以后,成为历代帝王对待年老重臣的一种惯例。太和四年,钟繇去世,配享曹魏太庙。魏明帝身穿素服吊唁,谥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