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渗透接单 > 正文内容

无秘聊天记录(聊天记录里的秘密)

hacker2年前 (2022-07-15)渗透接单93

本文目录一览:

男朋友经常用QQ,微信,还有什么无秘,请吃饭什么软件跟女的聊天,上次无秘没有上锁。我看了跟附近的人

好色是男人的本性,你最好跟他说清楚,不然在一起也没意思。

大数据时代,你的个人数据被泄露了吗

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1. 基本信息。为了完成大部分网络行为,消费者会根据服务商要求提交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Email地址及家庭住址等在内的个人基本信息,有时甚至会包括婚姻、信仰、职业、工作单位、收入、病历、生育等相对隐私的个人基本信息。

2. 设备信息。主要是指消费者所使用的各种计算机终端设备(包括移动和固定终端)的基本信息,如位置信息、Wifi列表信息、Mac地址、CPU信息、内存信息、SD卡信息、操作系统版本等。

3. 账户信息。主要包括网银帐号、第三方支付帐号,社交帐号和重要邮箱帐号等。

4. 隐私信息。主要包括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记录、IM应用软件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

5. 社会关系信息。这主要包括好友关系、家庭成员信息、工作单位信息等。

6. 网络行为信息。主要是指上网行为记录,消费者在网络上的各种活动行为,如上网时间、上网地点、输入记录、聊天交友、网站访问行为、网络游戏行为等个人信息。

安全现状

编辑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恶意程序、各类钓鱼和欺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黑客攻击和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与各种网络攻击大幅增长相伴的,是大量网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与财产损失的不断增加。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采访获悉,目前信息安全“黑洞门"已经到触目惊心的地步,网站攻击与漏洞利用正在向批量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用户隐私和权益遭到侵害,特别是一些重要数据甚至流向他国,不仅是个人和企业,信息安全威胁已经上升至国家安全层面。 [1]

从某漏洞响应平台上收录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平台已知漏洞就可导致23.6亿条隐私信息泄露,包括个人隐私信息、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商业机密信息等。导致大量数据泄露的最主要来源是:互联网网站、游戏以及录入了大量身份信息的政府系统。根据公开信息,2011年至今,已有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

“这个数据意味着,我们几乎每一个上网的人,自己的信息都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窃取甚至利用。”

泄露途径

编辑

研究发现,人为倒卖信息、PC电脑感染、网站漏洞、手机漏洞是目前个人信息泄露的四大途径。

一是人为因素,即掌握了信息的公司、机构员工主动倒卖信息。

据《北京晚报》报道,2015年3月份,6名在京的教育培训机构员工因非法买卖大量学生及家长个人信息,总计多达200余万条,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当庭受审并认罪。

被告人之一杨某高中文化,今年25岁,从内蒙古鄂伦春来京打工。据他称,2011年他到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上班,发现公司掌握大量家长信息,就偷偷拷贝了一些准备出售。杨某先后在至少3家此类机构干过,获取学生及家长个人信息总计200多万条。杨某在网上分批出售信息,共获利1万余元,平均每条信息5厘钱。

另一名被告徐某,今年37岁,硕士文化,因2011年创业开公司需招收学员,正好收到一条称有学生家长数据的短信,经联系后,便花了2000元从杨某手中获取了理工大附属小学等海淀7所小学学生家长的信息。之后他找短信代发公司,以每条5分钱大批量群发垃圾短信,每年能增加25%的招生量。同时,他加价到2万元的价格将部分信息卖给同行。

二是电脑感染了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网民在享受互联网来的便利、快捷功能的同时,不经意间感染了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造成个人隐私、重要信息泄露。如轻信假网站被骗。

三是通过手机泄漏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手机中了木马;

使用了黑客的钓鱼WiFi,或者是自家WiFi被蹭网;

手机云服务账号被盗(弱密码或撞库或服务商漏洞等各种方式);

拥有隐私权限的APP厂商服务器被黑客拖库;

通过伪基站短信等途径访问了钓鱼网站,导致重要的账号密码泄露;

使用了恶意充电宝等黑客攻击设备;

GSM制式网络被黑客监听短信。 

四是攻击者利用网站漏洞,入侵了保存信息的数据库。

从2014年网站安全的攻防实践来看,网站攻击与漏洞利用正在向批量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网站安全直接关系到大量的个人信息数据、商业机密、财产安全等数据。技术人员入侵网站后,一般会篡改网站内容,植入黑词黑链;二是植入后门程序,达到控制网站或网站服务器的目的;三是通过其他方式骗取管理员权限,进而控制网站或进行拖库。2011年至今,约有总计11.2167亿用户信息数据因网站遭遇拖库和撞库等原因被泄露。

泄露案例

编辑

自2011年国内最大的IT技术社区CSDN曝出泄密事件以后,网站被拖库和撞库事件不断发生。2014年,撞库攻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期。2014年,包括无秘(原秘密)、大众点评网、搜狐、安智网、汽车之家、搜狗、印象笔记等多家国内知名网站都遭到了撞库攻击,导致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 [1]

从12306信息泄露、携程信息泄露,到近期江苏省公安厅曝出海康威视监控设备安全隐患事件……种种迹象表明,对于正在大力发展信息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中国,网络信息安全保护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1]

案例1:“琼女郎”俞小凡被骗800万元。俞小凡去年12月18日接到诈骗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公安”,指控俞小凡涉及诈欺案件,必须监管其账户存款,要她将存款转到指定账户,俞小凡立刻乖乖照做。透过网络转账总共汇款6次,金额高达800万元人民币。 [2]

案例2:汤唯遭遇电信诈骗,被犯罪嫌疑人骗走人民币21万余元。汤唯事后已向松江警方报案,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松江公安确实接到汤唯自称“被电信诈骗21万余元”的电话报案,并介入调查。 [3]

防止泄露

编辑

公共场合WiFi不要随意链接,更不要使用这样的无线网进行网购等活动。如果确实有必要,最好使用自己手机的3G或者4G网络。 [4]

手机、电脑等都需要安装安全软件,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对木马程序的扫描,尤其在使用重要账号密码前。每周定期进行一次病毒查杀,并及时更新安全软件。

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随便安装,在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修改手机中的系统文件,也不要随便参加注册信息获赠品的网络活动。

设置高保密强度密码,不同网站最好设置不同的密码。网银、网购的支付密码最好定期更换。

尽量不要使用“记住密码”模式,上网后注意个人使用记录。

到正规网站购物。查看消息或者浏览视频时,一定要去正规的网站,有时安装了杀毒软件,也不能保证电脑不会感染病毒。尤其是购物的时候,会涉及到网上支付,使用正规且有保障的网站,安全系数更高。

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不随意接收或打开陌生邮件,打开邮箱,看到陌生人发来的邮件千万不能轻易打开,尤其是看到中奖或者是奖品认领等带有诱惑性信息的内容。 [4]

在处理快递单、各种账单和交通票据时,最好先涂抹掉个人信息部分再丢弃,或者集中起来定时统一销毁。

在使用公共网络工具时,下线要先清理痕迹。如到复印店打印材料,打印完毕后要确保退出邮箱,有QQ号码的,退出时要更改登录区设置有“记住密码”的电脑设置。

在上网评论朋友微博、日志、图片时,不要随意留下朋友的个人信息,更不要故意公布他人的个人信息。

在网络上留电话号码,数字之间可以用“-”隔开,避免被搜索引擎搜到。

身份证、户口本等有个人信息的证件,一定要保存好。

微博具有手机签到功能,能显示机主所处位置,不少年轻人热衷于晒地点、晒自拍照,还有家长喜欢晒孩子照片等。这种手机签到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一方面暴露了个人隐私,比如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另一方面可能招致犯罪,在网上使用手机签到时,需要谨慎。 [5]

泄漏危害

编辑

一.垃圾短信源源不断: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无怪乎央视连续两个在3.15晚会上将垃圾短信进行曝光。最新听说的是,利用小区短信,可以基站作为发送中心,向基站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用户发送短信,这一发短信系统每十分钟可以发送1.5万条。 [6]

二.骚扰电话接二连三:本来只有朋友、同学或亲戚知道的电话,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有推销保险的,有推销装修的,有推销婴儿用品的。你不找他们,他们就自动找上门。你可能还在纳闷他们怎么知道你的电话之时,孰不知你的信息早被卖过多少回了。

三.垃圾邮件铺天盖地: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电子邮箱可以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也是以推销为主,而且还是些乱七八糟且没有创意的广告。所以许多用户每天打开邮箱的第一件事就是删除垃圾邮件,多羡慕国外对垃圾邮件的重判,一封就罚一百多美元。

四.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办个你的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然后银行可能直接将欠费的催款单寄给了身份证的主人,你说可恶不可恶,别人冒你的名花的钱,还要你来还上。

五.案件事故从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办个什么身份,干些坏事,如果犯了什么案或发生什么事故,公安机关或交通管理部门可能会依据身份信息找到你的头上,你可能还觉得这是哪跟哪啊?可是,这些案件事故的烦心事就来了,就算查清楚也会把你搞得精疲力竭。

六.不法人员前来诈骗:最可恶的是不法人员到你的门头上来诈骗你。因为他们知道了你的个人信息,编出来些耸人听闻的消息,甚至对你的哪个朋友、同学或亲戚知根知底,还能报出姓名与单位,在你心神不宁之时,可以做出错误判断,在慌乱中上了骗子的当。

七.冒充公安要求转帐:这就是胆大妄为的不法分子,敢于冒充公安局的名义,报出你的个人信息,然后说最近经常发生诈骗案件,提醒你某个帐户不安全,要你转帐,还告诉你一个公安的咨询电话,你一打那个电话还会得到确认,然后你信以为真,转帐了。虽然上当人不多,但时有耳闻。

八.坑蒙拐骗乘虚而入:因为知道了你的个人信息,那些躲在暗处的人会费心心机地想法子坑你、蒙你、拐你、骗你。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落入坏人的圈套。因为,他们可能会冒充你的朋友、你的亲戚或你的同学,甚至以假乱真,有时的确得非常小心。

九.帐户钱款不翼而飞:有些人不敢在网上消费的最大障碍就是怕信息被泄露;还有些不法分子办一张的你的身份证,然后挂失你的银行帐户或信用卡帐户,然后重新补办你的卡,再设置个密码,如果你长时间不用卡,里面的钱款说不定已经不翼而飞了。

十.个人名誉无端受损: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出的任何事都牵连上你了。本来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别人冒用你的名义所干的一切坏事都归到你的名下了,那怕最后费心周折得个清白,但再怎么说你的个人名誉还是受到了破坏,至少不会提高你的声誉。

个人信息遭泄露后危害非常大,以上所述并非危言耸听。网络公司、电信运营商、SP、房地产、物业管理公司、医疗机构等是最应该引起特别注意的单位。

对于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应该人人喊打,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可以由政府要求在这些单位中建立“一把手负责制”问责制度,当然主要要看公安等主管部门是否有作为了。

对于老百姓,看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告诉别人,随时小心是必要的。 [6]

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好运!

无秘的朋友圈怎么定的

无秘朋友圈怎么玩呢?很多用户都想知道无秘app朋友圈在哪,

无秘朋友圈怎么玩呢?很多用户都想知道无秘app朋友圈在哪,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无秘app朋友圈使用教程,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注:因无秘和秘密是同个应用,所以下面以秘密朋友圈使用教程为例】

输入手机号码后,直接就可登录秘密app,就可以看到朋友圈了

ps:由于朋友圈只有一人使用它,所以并不能看到他发布的内容,需要满三位朋友才能解锁,确保你猜不出是谁发出的信息。

朋友圈怎么玩:

邀请了三位好友加入后,立马看到了几条来自朋友圈的消息,左下角标注来自朋友圈,右下角则可以点赞或者发表评论,有表白的,比如“遇见你,是最美的晴天”,当然也有吐槽的,“压力好大”。当然,除了来自朋友的消息,还能看到朋友的朋友发的帖子。还有一类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热门帖子,左下角会标注省份,一般是被点赞达上千条的帖子。如此一来,每天打开这个软件,你就能看到不少人发布的消息。

发布了几条帖子,发现帖子直接标注朋友圈,在软件上并没有记录是自己发送的,时间上,每一条都是独立的,这就使得朋友很难通过时间节点来追溯判断某人发出的信息。

除了发布消息是匿名的,在评论帖子时,也完全匿名,头像系统会随机分配。所以,简单地说,“秘密APP”是一个匿名的朋友圈,但这与以寄存秘密、心事出名的“树洞微博”不同,这里看到的不是陌生人的秘密,而是手机通讯录中的熟人,所以当有人在朋友圈爆料时,大家就会去猜测这人是谁。网络上有人将“秘密”软件比作了一场化装舞会,舞会上,大家都是熟人,但是不知道对方到底是谁,所以大家在这里可以肆意地谈论秘密、八卦、真心话……

想找人聊天应该去那个APP

首推微信,这个APP在使用的人数最多、最广泛,几乎人人都在使用,可以说是大众化的通讯软件。可打开‘’附近的人‘’,打招呼加上就可以聊天了。

其次推荐陌陌。这个APP使用的人也很多,里面大多数都是单身男女,大多是年轻人。

是随便聊聊还是找对象,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吧。

分享给朋友:

评论列表

柔侣粢醍
2年前 (2022-07-16)

、你的亲戚或你的同学,甚至以假乱真,有时的确得非常小心。九.帐户钱款不翼而飞:有些人不敢在网上消费的最大障碍就是怕信息被泄露;还有些不法分子办一张的你的身份证,然后挂失你的银行帐户或信用卡帐户,

依疚嘟醉
2年前 (2022-07-16)

指上网行为记录,消费者在网络上的各种活动行为,如上网时间、上网地点、输入记录、聊天交友、网站访问行为、网络游戏行为等个人信息。安全现状编辑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恶意程序、各类钓鱼和欺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黑客攻击和大规模的个人信

嘻友里赴
2年前 (2022-07-16)

00多万条。杨某在网上分批出售信息,共获利1万余元,平均每条信息5厘钱。另一名被告徐某,今年37岁,硕士文化,因2011年创业开公司需招收学员,正好收到一条称有学生家长数据的短信,经联系后,便花了2000元从杨某手中获取了理工大附属小学等海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