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直接向平台投诉,据了解,这名大学生是在boss直聘里面找到了某公司的hr攻击。投诉方法如下:在boss直聘聊天界面中,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然后会进入聊天设置页面,在里面点击举报对方,根据自己遇到的情况选择举报原因,输入举报内容以及聊天截图后点击提交即可,平台客服会在24小时内回复。
这件事的具体情况。
据了解该大学生因为疫情原因,推迟到省考时间,眼看就要毕业了,身边的同学也有了工作,着急之下就去boss直聘里面尝试找工作。当天他看到有一个公司正在招聘电话客服,由于提供的工资比较高,该大学生就点了进去进行了解。在聊天过程中,双方都发生了不愉快的行为, Hr说:工商大学这么不靠谱、一个没有毕业的学生找工作都如此犀利,有点意思、垃圾就是垃圾。
各种带有攻击性的语言,让大学生听了很不舒服,最后他把聊天信息提供给平台客服,客服核实后,已经对该公司的岗位进行关停。事情到这还没有结束,由于聊天记录在网络上曝光了,很多网友开始网暴公司。公司因此受到了不良影响,负责人还受到了各种短信网暴。
对于这件事我有何看法?
现在的hr未免太没礼貌了,可能在招聘时真把自己当老板了,此前还有一位hr也是出言不逊上了热搜。这名hr说:我们公司最讨厌求职者谈双休,凡是讨论了这个问题就算有才能,公司也不可能录用,因为这种人招进公司也是混日子。我觉得求职者无论和公司有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在交流时都应该互相尊重,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要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无法找回。boss直聘的聊天内容只保留30天,无论消息列表还是具体的历史消息,除非进行特殊标记才不会被清空。
清空原因:
1、产品角度:信息的时效性
大多数的用户不会和同一个公司在boss直聘上来回拉扯30天及以上。况且绝大部分情况下会转移到电话/微信/邮件沟通,boss直聘相当于破冰软件。
简单类比陌生人社交产品可知,大多数的陌生人社交最后不都会导流到其他IM吗?如果做针对性的用研估算用户和企业HR之间在boss直聘上的交互内容应该控制在三屏的对话列表/记录的量级以内。
2、需求场景角度:求职场景的高频与否及时间分布特征
一般来说找工作都是在一段时间内密集的找,找到之后就很少登录招聘类产品了,那下一次再频繁地登录就是换工作的时候了,这时候之前的聊天记录对用户来讲不大意义。
3、后台角度: 节省系统资源
清掉没有效力的历史冗余数据有利于节约服务器磁盘空间,简单评估一下,boss直聘这样量级的产品一天内,带状态变化的字段的空间占用量字段状态变化的I/O并发量也是非常的大。
4、用户体验角度:信息展示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减少过多消息及内容对用户的干扰。无论招聘者还是求职者都不希望过多无效的沟通消息打扰。同时招聘中沟通场景有区别于社交中聊天,所以具体招聘中的沟通场景及衍生的问题也是boss重点需要关注的。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聊天软件也非常的多,比如说QQ微信等。都可以作为聊天软件,很多的人招聘的时候也会在微信跟QQ里面发一些招聘或者用人之类的话。尤其是近年来聊微信的人特别多在微信上面招聘的人也很多,那么微信聊天记录能证明劳动关系吗?微信聊天记录是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想要证明这个劳动关系,必须要保存完整的聊天记录。因为完整的微信聊天记录是属于电子数据类的证据,在法律上这个是受法律保护的。我们日常找工作的时候还是尽量不要相信微信上面的招聘启事,很多的时候还是不一定可靠的。我们证明劳动关系的有很多,比如说工作牌,工作服,公司文件,公司印章。加上这几样的证据更能够充分的证明公司跟自己的劳动关系。如果是因为微信聊天儿进入公司的,我们可以把微信聊天记录截图保存好,进入公司都会有工作牌工作服,我们也要把这些证据给保存好,这些都能够充分证明劳动关系的。因此想要证明劳动关系的真的是非常多的,微信聊天记录也可以证明,但是并不充分。我们可以收集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如果是要打官司的话,我们就必须要多收集一些证据。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证据收集多了对自己在职场能否打赢官司是非常重要的。也最能够有力的证明劳动关系。
像这种情况应该是领导不想让你外出找工作,所以故意挤占你的空闲时间,让你没有时间寻找工作,长久下去就会断绝你外出联系工作的心情和可能性,到时候再对你恢复正常或者是削减你的待遇,就不好说了
HR是企业的门面担当,如果企业HR的素质能力以及专业水平不高,也体现出这家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
通过HR的情况就能看出企业的好坏。HR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的企业,建议你不要去!
遇到了一位趾高气昂的HR,整场面试都在打压贬低,结束后心累不说,还感觉被打击到了。虽然最后被录取了,但仍在犹豫要不要去。
素素调侃地问,是不是所有的HR都这样。我给的答案是否定,而且不建议她入职这家公司,因为一旦HR自身趾高气昂,侧面彰显企业的风气也存在问题。
当然有些HR面试时喜欢用压力面试,测评面试者的抗压能力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岗位都适用,况且压力面试也应该在保持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恶意打压。
而且,一般情况下,压力面试只是一个环节,往往是穿插在面试过程中,并不是整场面试。如果HR整场面试都趾高气昂,这就不是压力面试这么简单,而可能是个人属性使然。
所以,要明白的是,一切涉及到人身攻击的内容都不是压力面试。面对刻意打压贬低的HR,一定要慎重!
现代企业对于HR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一直在提倡做懂业务的HR。HR一般都需要熟悉企业的流程体系、管理制度,可能还会是企业制度流程的制定或者梳理者。
如果对面试者所询问的问题回答地含糊其辞,要么是自身不具备专业度,要么就是有些问题对求职者不便细说。
上述两种情况对于面试者而言都不是好的征兆,第一种说明企业对HR的要求不高,那么企业管理方面也不甚提高;
第二种,企业本身存在问题,更不建议选择。
Steve在换工作时就遇到了这样的企业,她是一名设计师,当她询问HR企业对应的业务范围时,HR含糊其辞,只说和她刚刚离开的上一家企业的业务范围大体相同。
但当她入职后才发现,岗位职责相差甚远,对自身的能力发展也有限。
所以,在面试时本着问题一定要询问清楚的原则,当HR进行含糊其辞地回答时,一定要进一步深究。面对含糊其辞地回答,不要轻易选择相信,而面对不了解企业业务的HR,也不要轻易接受。
有些HR与面试者同为公司员工,却总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这种情况说明HR不重视求职者,实际上,也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程度不高的体现。
对于人才没有高度需求的企业,那么入职后的待遇以及受重视程度也便不会高。
有些企业挂出来的岗位,不一定真的有需求,有的是为了提前储备人才,有的是为了企业宣传,而有的可能是为了薪酬调查,看自己企业的薪酬水平在市场有没有接受度。
当然,企业宣传的目的和看薪酬水平在市场的接受度一般不一定会约面试,只是看看招聘市场的反响。
企业在储备人才期间,看到有合适的人选时,就会邀请面试。但在此期间,可能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紧急,HR对人才的渴求也就没有那么强烈。
本身作为人才储备,为了节约人工成本,就不一定会给出很高的薪资。何况遇到各种薪资、福利待遇还套路满满的企业,就要慎重,除了对人才不重视的原因以外,可能也是因为对方企业资金情况不佳的体现。
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适合入职,要么不被重视,要么资金存在问题,后期的薪资没有保障。